一直陪伴著智能手機高速發展的充電寶,一路走來喜憂參半,假冒劣質產品不僅傷害了消費者的心同時也讓充電寶這個行業陷入困境。如何才能打破這一局面,深圳眾多充電寶方案商為自己所開發設計的方案不僅從一個細小的元器件到整個電路板都不斷在精益求精。
不過,國內首個充電寶國家強制標準《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將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包含了30多項數據指標,業內認為,該標準對充電寶測試達到了無死角覆蓋。多位業內人士預計,充電寶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大大的減少了生產假冒偽劣的廠商。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去年5月《USB接口類移動電源》行業標準正式執行,不過該標準不具備強制性,響應者寥寥無幾。上述新標準的落地將極大抬高移動電源生產制造的安全門檻,規范市場秩序。同時,深圳市充電寶社會團體標準也將于今年5月公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行業洗牌在加速,但整個充電寶市場規模仍然在穩步提高。
《2014年度中國移動電源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2014年移動電源市場規模分別為34億元、58億元、105億元、165億元。吳輝預計,2015年國內移動電源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達220億元,同比將增長51.72%,2016年將達到320億元。
目前整個充電寶行業的資本市場運作幾乎是零,沒有以充電寶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也沒有出現誰收購了哪家生產商,這是當前行業比較遺憾的。目前鋰離子電池企業也在通過材料改進、技術創新來提升手機電池的容量,此外,新充電技術的誕生,例如近來開發出的“超級電容器”小型充電器,也存在逐步取代現有充電寶產品的可能。
另據中關村在線報道,在2014年7月份國家質檢總局抽檢了32個批次的充電寶產品,檢測顯示這些被檢測產品100%存在質量安全風險。其中9個批次產品的電芯重物沖擊測試不合格,存在發生內部短路時起火爆炸的危險;28個批次產品輸出電氣性能測試不合格,存在損害被充電設備的風險;20個批次產品外殼材料可燃性測試不合格,存在無法對電芯起火進行阻燃的風險。
實際上,可能很多消費者的理念還停留在淘寶買衣服時貨比三家的時代,大家在購買充電寶的時候會直接搜索產品型號,于是就會出現很多賣家,這些賣家雖然不是品牌旗艦店,但在價格或者其他方面更有優勢,很多消費者因為貪圖便利就選擇在這些店鋪進行購買,然而這些產品很有可能是假冒偽劣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就無法順利向廠商索賠維權。
對于廠商來說,消費者們通過網購來購買產品,是對品牌的一種信任,而且這種信任很脆弱,一次不好的購買體驗就可能會讓用戶放棄掉你的品牌,而且網絡的傳播速度很快,一個差評可能也會讓很多顧客放棄購買你的產品,所以只有保質保量,提升售后服務才是今后贏得市場的法寶。